线上证券融资工具 股债“双杀”!这家A股公司自曝经营困难,转债暴跌20%

发布日期:2024-08-02 17:09    点击次数:137

线上证券融资工具 股债“双杀”!这家A股公司自曝经营困难,转债暴跌20%

  A股市场加速 “壳”公司出清,转债市场也在加速对问题转债进行规避。

  6月14日,博汇股份(300839)大跌19.91%,收盘价报5.43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博汇转债大跌20%,报73.928元/张,同样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使得多只转债跌破面值。行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近50只转债跌破面值,占比近9%。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信用风险事件对转债价格冲击较大,会使部分转债跌穿100元债底。转债投资者现在需要考虑转债的违约可能性,并对正股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大股东质押比等偿债指标进行重点关注。

  股债“双杀”

  6月13日,博汇股份发布公告称,基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困难,根据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公司停产的议案》,公司于6月12日起对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

  公司表示,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于多领域的芳烃系列产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为上述装置生产的产品,本次停产会对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流和经营利润产生不利影响。鉴于目前尚无法确定上述装置恢复生产的具体时间,此次停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暂无法预测。

  为此,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和政策环境的情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维护公司利益。同时,为控制运营成本,公司将采取各项节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等方式。此外,在停工期间,公司安全环保管理机制保持不变,将继续加强日常巡检,做好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

  一纸停产公告使得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担忧加剧。6月14日,博汇股份低开12.83%,随后持续走弱,盘中触及20%跌停,收盘跌幅为19.91%,报5.43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

  博汇转债开盘后也持续下杀,随后封20%跌停,报73.928元/张,同样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3月29日,博汇股份曾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澥浦税务所《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公司“重芳烃衍生品”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这将对公司生产重芳烃衍生品装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如按税务通知书的要求,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则对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影响约为3.0亿元,业绩将由盈利转为大额亏损。

  博汇股份表示,公司对《税务事项通知书》的要求存在较大异议,将继续与税务机关保持积极沟通,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维护公司利益,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4月16日,博汇股份就《税务事项通知书》相关事项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该公司目前有两套生产装置,其中芳烃抽提装置主要生产销售“重芳烃”和“重芳烃衍生品” 。“重芳烃衍生品” 收入占母公司总收入75%左右。

  多只问题转债大跌

  在A股市场持续走弱加上部分正股风险暴露,问题转债近期持续大跌。行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48只转债跌破面值,其中,中装转2的价格仅有35.10元/张,帝欧转债、岭南转债、三房转债、博汇转债、利元转债、广大转债等转债的价格低于80元/张。

  今年4月新“国九条”发布过后,市场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上市要求,低资质企业被ST乃至退市的压力增大,这一压力通过权益市场传递到转债市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有一部分上市企业由于盈利能力不足,面临着较大的退市风险,其公司可转债也会因此退市,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据华安证券(600909)研究,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对转债市场的冲击显著,且6月是评级调整最集中的月份,未来转债市场可能会频发评级下调的信用风险事件。

  除了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大量转债发行人在2024年上半年收到了来自交易所的问询函、关注函、监管函等正式文件,对正股和转债也带来了影响。

  华安证券表示,信用风险事件击穿转债债底,使传统转债策略不再奏效。传统的高到期收益率、双低策略对这些风险债的适用性降低,因为低价风险券会呈现更高的到期收益率,但此时的低价券往往蕴含着巨大的信用风险。同时,从监管函内容上看,一大部分公司并没有在下修条件触发时及时披露修正公告,此举对传统的下修策略也有一定的影响。

  综合来看,华安证券表示,转债投资者现在需要考虑转债的违约可能性,并对正股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大股东质押比等偿债指标进行重点关注。

  财信证券的研究观点称,近期在交易所密集下发问询函、转债评级下调风险未释放完毕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弱资质转债标的大幅下跌,引发市场对于转债信用扰动的担忧;但证监会也针对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等情况表示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转债信用风险冲击或将有所缓解。往后看,在信用风险扰动下偏债型转债估值有所调整,但也存在基本面较好的转债被“错杀”线上证券融资工具,且在供给缩量背景下转债估值仍有一定支撑。